连续三年,上海德比在4月的上港主场展开,炽热的夏日下,申花球迷则涌向了自己的主场。而在白玉碗进行的联赛第一回合德比,已经成为了球迷们的固定节日。在这三年里,上港总是先取得进球,但最终比分总是定格在1比1,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维持这个平衡。
然而,今年的上海德比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变。如果说上半场,上港还能凭借合理的战术安排占据一定的优势,那么下半场则完全变成了申花的表演时间。申花队围绕上港展开了攻防演练,场面十分激烈。为何赛前被各方看好的申花却在上半场显得有些被动呢?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两个月前的昆山超级杯,申花的中场曾让上港的两个巴西后腰频频出现失误。或许是受此影响,上港除了后防线人员变动较大外,其他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申花本场依旧延续了超级杯时的战术,针对上港的核心球员进行围攻。但是,当全世界都知道申花要“围剿”维塔尔时,穆斯卡特会没有预判到吗?
本场比赛中,维塔尔减少了粘球次数,即使面对申花球员的凶狠犯规,他也能迅速将球传出。这使申花的围剿战术破产,同时也掩盖了维塔尔不善于对抗的问题。上海德比这样的高水平较量中,往往会有多回合的“限制与反限制”。申花没有抓住维塔尔的短板,但上港却找到了陈晋身后的空当。
进攻端,陈晋一并未在上港面前占到便宜;然而在防守端,他却频频被刘若钒利用身后的空当。若非朱辰杰及时补防,以及古斯塔沃和加布里埃尔状态一般,申花在上半场可能就已经丢球了。上半场穆斯卡特的战术布置似乎取得了胜利,但到了下半场,申花却重新夺回了主动权。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申花的替补席实力雄厚。高天意、徐皓阳等国脚水准的球员替补上场后,申花逐渐控制了中场。而穆斯卡特为了守住1比0的领先优势,先后换上了李新翔和李圣龙这两个执行力强、反抢能力出色的球员。然而去年两场联赛德比中,穆斯卡特都曾领先却最终未能守住胜利。
本场比赛中,于汉超的登场成为了关键。当他站在中间等待抢点时,上港的防线变得混乱。于汉超用近乎完美的门前抢点扳平了比分,穆斯卡特此时才反应过来迅速调整阵容。尽管本场上港人员不整、部分球员状态欠佳,但这样的结果也并非不能接受。
赛后穆斯卡特对裁判的指责以及对申花拖延战术的抨击显得有些莫名其妙。而对于申花来说,虽然德比战平局可以接受,但斯卢茨基在赛前准备及临场应变上的问题也暴露无遗。频繁的战术调整和临场应变需要建立在深厚的战术储备和临场经验之上。斯卢茨基需要更加充分利用申花的阵容优势,避免习惯性首发的破绽再追回的尴尬局面。
总的来说,今年的上海德比战虽然未分胜负,但两队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优势。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两队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准备。而对于球迷来说,这样的激烈对决无疑是最为期待的场面之一。